欢迎访问专精特新认定网,如有专精特新认定需求,欢迎联系我们在线客服:15915898572

全国咨询热线

15915898572

专精特新ad2
您的位置: 首页 > 奖励政策

嘉兴市“专精特新”奖励政策:关于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发布日期:2022-05-03 11:27浏览次数:

嘉兴市“专精特新”奖励政策:关于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关于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关于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和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促进我市“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现就我市加快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制定本意见。

一、工作目标

以总体部署、分级培育、整体推进、动态管理的方式,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4级梯度培育体系,建立健全我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机制,着力培育一批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特征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2023年,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4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省级“隐形冠军”75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15家,成为引领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主要工作

(一)完善梯度培育体系

1.明确重点发展领域。针对制造业短板、弱项,围绕《工业“四基”发展目录》和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聚焦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二条具有嘉兴辨识度的产业链和嘉兴市明确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巩固升级的优势产业,重点支持主攻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关键基础材料的中小企业,为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及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提供重要支撑。(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

2.夯实“专精特新”发展基础。深入实施“雏鹰”“放水养鱼”“上市100”“双倍增”行动,健全和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每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家、“小升规”企业300、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00家。(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

(二)加大政策激励

3.加强“专精特新”认定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给予200万元的奖励、“单项冠军”产品给予150万元的奖励,对省级“单项冠军”培育企业给予30万元的奖励。对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隐形冠军”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给予150万元、100万元、10万元的奖励。(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财政局)

4.对有效期内的“单项冠军”、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中给予提档升级。对有效期内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省级隐形冠军企业,在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中给予加分。(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财政局)

5.推进重点项目招引。对嘉兴市以外总部迁入本市的国家级“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在用地、用能、排污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并分别给予200万元、150万元的一次性扶持。(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经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

(三)加快创新驱动发展

6.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推动现有企业研发平台升级为国家级、省级企业研发机构,持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鼓励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建企业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到2023年,力争创建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20家、企业技术中心30家。(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

7.培育知识产权竞争优势。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关键核心专利和高价值专利组合。争创中国嘉兴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实现专利快速预审、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提高核心技术发明专利授权效率。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菜单式”政策支持和个性化服务指导,加快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加速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到2023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有效发明专利200件。(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8.加大科技攻关、成果落地。聚焦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三大科创高地和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命健康、半导体、碳达峰碳中和等重点产业领域,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牵头组织开展科技攻关,争取重点研发项目立项。申报我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资金支持;对列入国家、省重点研发专项的,根据情况最高可给予1:1配套补助。对经认定的国内、省内、市内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分别给予150万元、50万元和20万元的奖励。到2023年,新增省级首台套60项,中小企业新转化科技成果100项。(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

(四)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通

9.加强产业链协作联动。按产业链梳理“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荐参与重点产品和工艺“一条龙”示范应用。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对中小企业开放共享市场、创新、资金、数据等要素资源,打造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生态。支持有实力的“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布局建设海外研发中心、人才飞地,开展海外并购。(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金融办、各县(市、区)政府)

10.推动产业链关键技术攻关。围绕强链补链延链,编制产业技术路线图,建立“地图、清单、项目、成果”闭环工作机制,双向迭代断链断供清单,实现10项填补空白的核心技术重大成果。开展“揭榜挂帅”行动,每年发布10项关键技术需求榜单,推动供需双向揭榜,面向高校、科研院所等征集一批科技成果转移目录,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征集一批科技需求目录,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发展改革委)

(五)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

11.推动企业数字化升级。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共性问题,探索“平台企业+服务商+行业企业”的模式,开发一批应用价值高、带动力强的行业通用工业 APP,建设一批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专业、精准、适用的服务。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云上企业”,推动实现云上企业培育与产业大脑开发应用及“未来工厂”建设的高效协同。到2023年,全市培育省级“云上企业”2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各县(市、区)政府)

12.深化企业智能化改造。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大智能化设备投入,鼓励企业购置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成套生产线、研究开发、检验检测等设备。加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信息工程服务机构的引育力度,在项目技术、设备嵌入式软件、系统集成和智能化改造解决方案等方面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量身打造解决方案和整体服务。到2023年,建设60家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动5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13.大力发展绿色制造。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组织开展公益性节能诊断服务,支持企业开展节能减碳技术改造,推广应用节能技术装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落实新版环评分类管理名录,简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项目环评管理,缩小项目环评范围,减少应履行环评手续的中小企业项目数量。引导企业开展工业产品绿色设计,加入绿色供应链,创建绿色工厂。到2023年,培育市级及以上绿色工厂180家。对经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工业产品生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分别给予150万元、50万元、20万元的奖励。(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

(六)提升企业品牌质量

14.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实施地理标志产业促进工程,完善地理标志培育机制,打造凸显嘉兴特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品牌。到2023年,培育6个拥有自主产权、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市场占有率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的“专精特新”产品和服务。对获得驰名商标(不含司法认定)的工业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对获得国家、省级商标品牌示范(知识产权示范)的工业企业,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奖励。(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15.促进质量管理提升。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重点,开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加强检验检测、标准认证、质量品牌、计量技术等服务,落实非强制性测试认证服务费减半征收等政策。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管理对标提升,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管理创新实践,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和合规经营水平。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争创中国质量奖、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奖。对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奖(创新奖)、嘉兴市人民政府质量奖(提名奖)的单位,分别给予3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的奖励。(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经信局、各县(市、区)政府)

16.实施标准领跑计划。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完善标准体系,根据市场需求,创新、制定、实施一批领跑全国、全省的企业产品标准,提升产品标准水平。对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或地方、军用)标准、“品字标浙江制造”团体标准的企业,分别给予 100 万元、30 万元、20 万元、20万元奖励。到2025年,新增“浙江制造”标准50项,各级“领跑者”企业标准10项。(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

(七)深化融资畅通服务

 17.畅通银行融资渠道。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清单机制,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需求,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打造专属信贷产品、加大信贷力度、优化相关服务。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综合利用行内交易结算、外部征信、税务、市场监管等信息,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投放。(责任单位:市金融办、人行嘉兴中心支行、嘉兴银保监分局)

18.鼓励发行中长期债券。鼓励符合条件的主体发行企业债券投向“专精特新”发展领域,优先纳入嘉兴市企业债、公司债、债务融资工具重点企业发行库,实行“即报即办”,加快和简化办理程序。支持“专精特新”中小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集合票据进行融资,鼓励担保机构提供增信。(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人行嘉兴中心支行、市金融办)

19.扩大融资担保服务。鼓励通过贷款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应收账款、存货、仓单等形式的融资,鼓励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市场拓展和风险防范方面的支持。(责任单位:市金融办、人行嘉兴中心支行、市财政局、出口信保嘉兴办事处)

20.支持企业挂牌上市。探索设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组织开展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项目路演和投资对接活动,带动社会资本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股权投资规模。实施上市100专项行动,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入库、指导、服务,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沪、深、北交易所上市、融资,研究制定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政策措施,形成覆盖企业股改、挂牌、上市全过程的政策支撑体系。(责任单位:市金融办、市财政局)

(八)加大服务支持力度

21.加大市场拓展支持。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拓海内外市场,定期组织召开“专精特新”新品发布会,鼓励其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APEC 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等国内、国际展会。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材料采购、资金融通、品牌嫁接等方面深度合作,每年开展不少于10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供需对接会。(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各县(市、区)政府)

22.支持各类人才引育。加强企业家队伍培育,做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梳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人才需求,推动建设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争创1家以上省级特色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集聚高水平工程师100名左右。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大力引进“高精尖缺”海外人才,在国家、省级人才计划中对“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予以倾斜,到2023年,力争引进100名以上海外高端人才。(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市经信局、各县(市、区)政府)

23.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服务。依托96871企业服务综合平台,发挥国家重点支持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资金作用,鼓励专业第三方机构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数字赋能、供应链对接、投融资、技术创新、工业设计、市场开拓、管理提升、法律政策、引才育才等专业服务。健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诉求机制,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设立长三角(嘉兴)“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基地,引入第三方高端服务机构,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服务质量和力度。对认定为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给予60万元、30万元的奖励。(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级各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市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部署和统筹指导,市经信局牵头负责综合协调和组织实施,市级各有关部门(单位)根据工作职能,抓好工作和政策落实。各县(市、区)要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强化对企业入库培育、择优认定、示范宣传、奖补支持、监测分析等全流程动态管理,形成上下联动、层层推进的工作合力,确保各项任务落细落实。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列入市对各县(市、区)高质量发展考核,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对工作推进不力、落实政策不到位的单位进行通报。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各县(市、区)也要安排专项资金,引导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和发展。

(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对认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予以表彰,树立一批典型示范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举办“专精特新”发展南湖论坛,以红船精神为引领,推动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发展的实践案例。在省市媒体等设立“专精特新”工作专栏,大力宣传推广创新创优典型案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做法和发展模式,全面营造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Copyright © 2022-2023 潮盛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有备案号:粤ICP备2022013427号网站地图

扫一扫咨询微信客服
15915898572